查看原文
其他

金钟奖钢琴冠军孙麒麟:舞台是检验作品演奏的最好标准

Music Weekly 音乐周报 2022-04-27

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钢琴比赛第一名孙麒麟


文 | 孙麒麟



舞台是检验作品演奏的最好标准。


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钢琴家佩莱希亚(Murray Perahia)在2012年秋天访问美国茱莉亚学院时,当着我们所有钢琴学生们说的话。那一年我大一,刚到纽约的我第一次近距离看到这位只能在畅销CD封面才能看到的大钢琴家,激动得难以言表。那一天他在茱莉亚底楼的音乐厅授课,课后问答环节中有人提问,好奇像他这样了不起的钢琴演奏家,平日里是如何准备一首作品的。佩莱希亚扶了扶眼镜,不假思索地回答:“舞台,上舞台!(go on stage!)”他告诉我们,在他准备录制全套莫扎特钢琴协奏曲的时候,每一首协奏曲都是经历了无数次各地巡演后才开始录制的。“我们从不会着急录制的进度,必须先弹音乐会,再开始录音。”他解释道,不知道为什么,舞台就是这么一个神奇的地方,很多问题只会在面对着听众的过程中暴露,也只有经历过舞台的洗礼,你才能对作品有更深的理解和把控。


2021年10月,我十分有幸在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中获得钢琴组第一名。赛后面对各地媒体记者,我总被问到关于金钟奖的备赛情况,有什么可以分享给大家的。我脑海里顿时回响起佩莱希亚曾告诫我们的话:多上舞台!舞台是检验作品演奏的最好标准。


钢琴演奏是极其复杂,对专注力要求极高的一项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艺术性创造活动。就像运动员需要通过一场一场热身赛把自己的竞技状态调整至最佳水准,演奏者也需要通过一次一次上舞台的经验,不断检验出作品的不足之处。更重要的是,走上舞台那一刻,随着自然生理的肾上腺素飙增,如何把肢体上的技术支撑和大脑的专注力融合在一起,从而避免力不从心的状况,需要通过不断的实操演练才能接近游刃有余的理想状态。


中国音乐金钟奖代表中国音乐最高水准,准备这样一项高规格的比赛,我自然不敢掉以轻心,在金钟开赛的前两个月内,我频繁走上舞台面对观众现场演奏。备赛过程中,四川音乐学院为参赛者举办了多场展演活动,让我受益匪浅,我的指导老师王雁教授也亲临我的每一场音乐会,帮助我不断把自己的演奏状态调整至更佳。


“上舞台”这三个字,说来简单,实则有大讲究。我暂且可以把它分为三个部分:上台前,上台中,上台后。



第一阶段:上台前



上台前的阶段,可能是最具决定性、最煎熬,也是最难以预料的一个磨难时期。但凡有过现场演奏经历的人,都能感同身受。这个阶段可以是一个月前、一星期前、两天前、前一晚、上台热身时,以及更要命的开场15分钟前,这个阶段我们做什么、想什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似乎都像魔障一样会对接下来的演奏造成有形或无形的影响。


音乐界的大神级人物,伟大的钢琴家霍洛维茨在隐退12年后于1965年重返舞台。他在后来的回忆录说,当纽约卡内基音乐大厅的门打开之时,那黑色的钢琴仿佛一具肃穆的棺材,即将主宰他的命运。连了不起的霍洛维茨都有如此感叹,何况我们凡人呢?


从我个人角度出发,上台前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要在准备阶段把该做的工作做扎实、做极致。曲目的技术要求完成得越彻底,音乐表达越全面,演奏者内心会越安全,台上也会越流畅。在练琴阶段,我一般不会过多考虑在台上会如何,只是着眼于眼前,思考当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应以哪种最科学有效的办法来解决该问题,并要求自己在练琴中就必须全神贯注,而不是漫无目的下意识操作,这样一定程度上也训练了自己在实际演奏中可以长时间专注于音乐的能力。所谓千里之行,积于跬步。任何一部艰难的作品,我们都应该把它划分为稍小的具体目标一个一个去完成好,每一天给自己具体的指令,解决具体的问题,而不是过早担心登台演奏,终日在焦虑忐忑中消耗自我。以一个积极良好且诚实的心态对待每日的练琴,不论最后结果如果,其准备过程都是有极大回报的。


演出越临近,内心就越敏感,一丁点风吹草动都会掀起波澜,这时最需要的是保持平常心。我在茱莉亚学院读大学时,每次上专业课的前一个晚都辗转反侧睡不好觉。对于那时的我来说,上专业课就是最残酷的检验,直接决定我一整个星期的情绪质量。随着自己一点点成长起来,现在的我每当重要演出临近,会自然地让自己保持平静——不是艺术表达的平静,而是心神的宁静。试图放慢做事的节奏,让每一天的生活井井有条,练练瑜伽散散步,不紧不慢地过渡自己的情绪变化。到上台当天,我更是会睡个大懒觉,吃饱喝足,稍微练练琴,就当热个身,而不是过度消耗自己的精力。越是需要外放的表现能力,就更需要内收的功力,所以上台前只要确保了身体的打开,我会更多把关注放在养精蓄锐。


音乐厅后台是个有趣的地方,暖黄色光照在一排排明亮的镜子上,把我们所有的脆弱、渺小和不安都展露无遗。德国哲学家尼采在《善恶的彼岸》中说过一句名言:“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与其与自身的焦虑纠缠不清,不如去接受它。时至今日,我都会时不时在后台感受到自己的心跳加速,而把这种熟悉的生理状况转化为一种宽慰,使我能够自我调侃,“呀,要上台了,身体很兴奋嘛!”我会试着引导自己去坦然接受它、感受它,从而化解它。过度的解读“紧张”二字,带来的是不必要的负面情绪。而可控的积极性紧张往往会增强人在舞台上的表现力,相信很多人都有此体会。



第二阶段:上台



门打开,掌声响起,走上舞台,鞠躬,坐在琴凳上,这时的你在想些什么呢?


我在纽约读书期间曾多次与我的好友Kate Liu(2015年华沙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获得者)探讨这个问题。她的演奏总是能触及听众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听她的音乐就如同听故事一般,娓娓道来,回味无穷。有一次,我和她一同坐在林肯中心观众席听音乐会。场灯熄灭,音乐会即将开始,我转头问她:“如果今晚你是演奏者,这时的你在想什么呢?”她笑了笑说,“想的都是,我的天呐,我完了!”玩笑过后,她意味深长地告诉我,会有意识地把自己放在即将演奏的作品氛围里,与音乐所需要的气质合二为一。之后我的多次个人音乐会,都会请她来听我走台。每当我问她,我现在还需要注意什么问题时,她总会说,“多想想你今晚要演奏的第一首作品的开头,把自己放到音乐的情绪中,渗透进去。”



金钟奖的每一轮,我都告诉自己把它当作音乐会来弹,抛开竞技的杂念,融入音乐、享受音乐。当我坐在琴凳上的那一刻,我就会努力把自己装进一个音乐氛围的气泡里,那时我的内心是柔软的,浑身上下被音乐包围。内耳里的声音是微妙的,细腻地想象着即将触键的那个声音。在演奏过程当中,不论现场环境如何,把自己全心投入到曲目要求的角色中,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就像演员换装一样,我们需要时刻让自己成为特定角色,屏蔽周遭一切,把自己沉浸在音乐的气泡里。只有那样,所有的情感输出才会显得真诚且动人。与此同时,更重要的也更难以企及的是在舞台上把主观意念与客观现实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一个美妙的平衡。莱昂·弗莱舍(Leon Fleisher)曾说,钢琴演奏应该有三个人,一个人是正在做弹琴的这项活动,一个人在发声之前想象这个声音,第三个人把自己的耳朵放在音乐厅里,检验正在弹奏的声音是不是与之前试想的一样,如果不是,就要告诉正在弹奏的那个人做出调整。而要做到这三个人各司其职、合作得当,需要的也是一次又一次不断在舞台上实战的经验。



第三阶段:结束后



曲终人散,在接受掌声和鲜花后,我们来到第三个阶段。这个阶段总体都比较轻松,鉴于最困难的环节已经结束,总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每弹完一场音乐会,我一般不会立即对刚才的演奏作出理性评估或批判,而是更多关注自己的感受,生理上和心理上的。今天在台上,肌肉感觉是很释放的,还是比较收紧呢?内心活动很丰富,还是比较安稳?有胆量作出一些即兴的发挥吗,还是整体比较求稳?……这种感觉只有在第一时间回忆才真实,所以往往我在一下台走向化妆间的时候,便会尽力捕捉自己刚才舞台上的状态,记录“本我”在面对舞台时的情况。如果我走下舞台异常兴奋,比如成功地在台上做了很多台下练琴从来不敢尝试的东西(这是现场演奏最奇妙的时刻),或者把我所有想表达的东西都完整呈现了出来,那我会极力去拥抱这一种像胜利一般的快乐——以便于我在未来的演奏中持续效仿这种状态。我相信在舞台上成功的案例比不理想的更值得珍惜,因为我们能做到一次,就能试图做到第二次。以此类推,以这种正向的鼓励机制肯定自己,会促使个人的演奏状态越发神勇。


差不多到三天之后,我会再静坐下来,评估实际演奏所反映出来的优点或问题。这时,如果有实况录像是最好的。当然,听自己的录音总是难熬的,我曾经很长时间都完全无法听自己的演奏,经历了很久的内心挣扎,如今我才能一边听自己的录音,一边以第三者的角度来客观评价。这个步骤之所以有必要,是因为在舞台上的我们时不时会自我欺骗,借着聚光灯的作用,极力包装自己。比如,在台上自己听到的声音跟反馈到观众席的声音会有出入;因个人内心状况摇摆,对时间的长短会产生误差判断;或者在面临大型曲目时,我们受到本体的局限,难以在演奏当中真正做到对作品的结构有良好的把握,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以,每当我从演奏者的身份中完全抽离出来,以旁观者的身份评估自己的演奏时,结果时常令我大吃一惊。而这种迷惑越大,我就对自己的演奏了解更深刻一些,对舞台的解读更全面一些,最后对作品的把握更笃定一些。


舞台是检验作品演奏的最好标准。说来是一句朗朗上口的格言,实则是铺满荆棘的险峰。而不论过程多么艰难险阻,每当我在音乐厅里,透过指尖流淌的音符与观众进行对话时,那种满足和美妙,足以支撑我在未来更加笃定地一次又一次走上舞台。毕竟,做音乐演奏者都需要一颗强大的心脏,这颗大心脏里面有对克服困难持之以恒的决心、对艺术永不满足的野心、对天地万物充满期待的好奇心和对真善美向往的爱心。愿我们都热爱舞台,热爱音乐,热爱这一份只有在音乐厅才能被唤起的感动。



- THE END -


“星标”音乐周报微信公众号

不错过每条推送


 热门文章精选 


钢琴教育家周广仁去世 | 她是光,照亮中国钢琴教育之路


在中国录音行业,有一个名字是品质的保证 | 人物


了解一手音乐动态,直通业内专家解读,欢迎订阅2022年《音乐周报》


沈媛:中国管风琴之现状与未来


招生人数减少,分数线“步步高”,今年艺考更难了


张国勇:谈谈职业病


“从来不唱” 也能做声乐名师?


艺考重大改革,低分混文凭不可能了


歌剧导演陈蔚:歌唱的审美误区、提高方法与三种境界


黄宗权:音乐研究生正在“泡沫化内卷”


Q:想订阅《音乐周报》?

A:请进入“音乐周报”微信公众号,点击下拉菜单“订阅报纸”。


Q:想投稿?

A:发这里 yyzb1979@163.com


Q:想合作?

A:请点击下拉菜单“广告合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